“诚”人“诚”语‖李仕林律师:只有自己发光,才能照亮你自己前行的路
作为河南诚然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执业律师,又是所里的高级合伙人,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的主任,这几年确实真切感受到了执业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老律师的压力大,新执业的青年律师压力会更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通过自己多年来一些工作经验,与刚入职场的青年律师谈一些工作感悟,以及如何在当今低迷的法律服务市场拥有一席之地,以期达到提振士气、共同进步的目的。
近年来,本科、硕士、博士、海外留学的毕业生中,有不少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了进入律师行业。以我们河南洛阳为例,按照正常的实习考核流程,毕业生只需找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参与办理十个案件、通过省律协组织的实习培训、通过市律协组织的笔试和面试通过后,就可以成为执业律师。
成为一名执业律师,这些看似简单,实则一点也不简单。但是,从应届毕业生成为执业律师的部分人员发展情况看,大部分人员存在案源压力、办案经验不足的压力、办理流程不熟悉等工作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存在着置办房产、购买车辆、谈婚论嫁等生活方面的压力。总之,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是收入困境。应届毕业生直接选择做律师的大部分都想做律师行业的弄潮儿,可曾认真考虑过,行业前辈、行业精英曾经比你更具有远大抱负,他们生逢其时,把握住时代发展的红利加上他们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强大的人脉网络。如入行的青年律师,你再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却没有那通天的本领。当你们自己独处的时候、当周末时候、当每年年终账目结算的时候,是不是在为当年的最低业务标准没有完成而发愁?你们可以不对外人说,但你们的内心一定无数次挣扎工作,冷暖自知。
这种情况如何破局?关于青年律师成长和发展问题,虽然网上有很多文章,也有很多通用方法,但是,我想结合自身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与大家只谈两点感受。
一是要具有执行力。执行力就好像是数字1,其他的都像是数字0,只有1在前面,0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从我实习、执业、成为律所高级合伙人,我觉得执行力对我的影响很大。
实习期间和执业初期的我,相比较我的带教老师专业、经验,我就是一张白纸的存在,我清晰记得刚来律所实习的时候,带教老师给我一个民间借贷的案件,带教老师给我说这是一个经济纠纷案件,让我看看材料,并且将委托手续和律所公函填写一下,我当时不知道该填写什么案由,就按照带教老师口语化地表达“经济纠纷”作为案由填写在委托手续和律师公函上。
很显然,我当时犯了一个非常低级错误。就是因为这一个错误,我反思良久、痛定思痛,暗下决心一定不能再犯这种低级错误。同时,为了得到家教老师赏识和带教老师的指导,我始终想在带教老师规定的时间届满之前完成交待给我的工作内容,等待带教老师抽出空时能看看我的工作成果,并认真记录带教老师所点拨的意见,反复对比带教老师的意见和我自己的“所谓成果”,总是想要找出差别,希望不断改进不断缩小与带教老师之间的差距。
这期间,我自觉养成了两个习惯。1、必做的工作不拖拉,严格执行到位。2、做好记录。带教老师通知见面前,我会第一时间回想近期的工作内容是否有不足或改进之处,整理好回答意见,同时对带教老师的点拨意见做好记录。因为,我们的工作是由一件件具体的小事组成,每一件小事之间又存在并列、重合、交叉关系,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其中一件事,可能会影响其他事项的开展。所以,想要工作开展“游刃有余”,一定要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二是要有不断试错的勇气。青年律师试错成本低,在执业初期,有想法就要多去尝试,比如想到拓展案源的方法,不管结果怎么样,你要先去干。去医院给伤者讲伤残知识,去企业讲劳资纠纷,给供应商讲应收货款,给采购方讲验收标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讲啊!讲得好不好,讲完后的结果怎么样?有什么关系呢?讲完之后发现讲错了是不是收获?讲完发现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是不是收获?讲完后发现各个部门法被你融会贯通变成你自己的语言了是不是收获?比如办案经验的积累问题,案情梳理、文书写作、证据材料整理,网上立案、线下立案、递交材料、联系法官,开庭、代理词书写、庭审后的沟通、判后答疑,二审上诉流程和材料准备、再审立案时间及材料准备,检察院抗诉流程及材料准备,强制执行、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追加股东、分割共有人财产等等。你不是从学校毕业就会的,也不是从拿到律师执业证那一天就会的,你有很多的试错机会,试试就有机会,不试就没有机会。法律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律师是一个实践性的工作。试过,错过,改过,习得,循环往复,内化提升。
刚刚执业的青年律师们,这些感悟是我写给你们的,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的。请一定记住,当你们无所依靠的时候,你就是自己的依靠。当你毫无背景的时候,你就是你自己的背景。记住,只有自己发光,才能照亮你自己前行的路。
审 核:郭书铭
